数据资产有稀缺性吗 | 传统常稀缺
2025-08-05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据被视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甚至被称作“新时代的石油”。随着数据资产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者开始思考:数据资产是否具有稀缺性?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经济学、信息学、技术发展等多个维度。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资产的稀缺性,我们需要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稀缺性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其本质特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稀缺性。在经济学中,稀缺性指的是资源的有限性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正是因为资源的有限性,才产生了资源配置的问题,也才使得经济学成为一门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传统资源,如土地、石油、黄金等,都是典型的稀缺资源。它们的形成往往需要漫长的自然过程,开采成本高,且不可再生。因此,这些资源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那么,数据是否也具备这种稀缺性呢?从表面上看,数据似乎并不稀缺。事实上,现代社会中数据的产生速度是惊人的。根据相关研究,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已经达到了数百EB(艾字节),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从这个角度看,数据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数据资产的核心特征:数据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数量,而在于其质量和可用性

真正具有价值的数据往往是结构化、可分析、可应用的数据。原始数据往往杂乱无章,缺乏清洗和整合,难以直接用于决策支持或商业分析。因此,尽管数据总量庞大,但高质量、可操作的数据资产仍然是稀缺的。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拥有完整患者病史、治疗过程和疗效反馈的数据集极为稀少,而这样的数据集对于开发精准医疗系统至关重要。再比如,在金融风控领域,能够有效预测违约风险的高质量数据集同样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源。

此外,数据资产的稀缺性还体现在其获取和处理的成本上。虽然数据的复制成本几乎为零,但获取原始数据的过程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例如,为了构建一个用于自动驾驶训练的数据集,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传感器设备、车辆和人力进行道路采集,并进行后期的标注与处理。这些过程不仅技术门槛高,而且成本昂贵,因此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轻易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资产。

与传统资源相比,数据资产的稀缺性还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传统资源如石油一旦被开采使用,就不可再生。而数据则不同,它可以被不断生成、更新和再利用。例如,一个电商平台每天都会产生新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不断被用来优化推荐算法,提升用户体验。这种动态性使得数据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具备“可再生”的特征,但前提是必须具备持续的数据采集能力和数据治理能力。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数据的排他性。在传统经济中,资源的排他性较强,一个人使用某种资源往往意味着其他人无法同时使用。而数据则具有非排他性,一份数据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使用而不发生损耗。然而,在现实商业环境中,企业为了保护自身竞争优势,往往会对数据进行加密、权限控制,甚至通过法律手段进行保护(如数据产权、数据交易合同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数据资产具有了“准排他性”,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其稀缺性。

从市场角度来看,数据资产的稀缺性也体现在其交易价格上。近年来,数据交易市场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数据交易平台购买所需数据。在这些平台上,某些特定领域的数据集价格高昂,甚至成为企业估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市场行为也从侧面反映出数据资产的稀缺性。

综上所述,虽然数据在总量上并不稀缺,但由于其质量、获取成本、处理难度、排他性以及市场价值等方面的限制,数据资产在现实中确实具有稀缺性。这种稀缺性不同于传统资源的稀缺性,它更依赖于技术能力、数据治理水平和市场机制的成熟度。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数据资产的稀缺性问题将更加凸显,也将成为企业战略和国家政策制定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