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尤其是在新药研发这一长期依赖高成本、高风险的传统行业,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行业的变革。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安进(Amgen)近期宣布其AI驱动的药物发现管线取得了重大突破,候选分子数量实现了三倍增长。这一进展不仅标志着AI在药物研发中的潜力进一步释放,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方向。
传统药物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从靶点识别到候选药物筛选,再到临床试验和最终上市,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投入资金高达数十亿美元。而AI技术的引入正在逐步改变这一现状。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模型等技术,AI可以快速分析海量的生物医学数据,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并高效生成和筛选候选分子。
安进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公司与多家AI技术公司展开合作,构建了基于AI的药物发现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研究人员可以更高效地预测分子结构、优化药代动力学特性,并提前识别潜在的毒副作用,从而大幅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
据安进方面透露,其AI药物发现管线中候选分子数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技术突破:一是AI在靶点识别与验证中的应用,二是AI在分子生成与优化中的深度整合。
在靶点识别方面,AI可以通过分析基因组数据、蛋白质结构以及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快速识别出具有治疗潜力的靶点。传统的靶点发现往往依赖于科学家的经验与有限的实验数据,而AI则能够从全球公开数据库、文献资料以及企业内部的大量实验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靶点预测的智能化与系统化。
而在分子生成方面,AI的贡献尤为显著。安进采用的AI生成模型能够基于靶点结构和已知活性分子的数据,自动生成具有潜在药效的新分子结构。这种“从头生成”(de novo generation)的能力,使得研究人员可以跳过传统筛选过程中大量低效的实验步骤,直接聚焦于最有潜力的候选分子。此外,AI还能预测这些分子的理化性质、溶解性、稳定性以及毒性等关键参数,为后续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尽管AI在药物发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安进始终强调,AI并非取代人类科学家,而是与之协同工作的强大工具。公司的研发团队由生物学家、化学家、数据科学家和AI工程师组成,形成了跨学科的协作机制。AI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和预测,而人类科学家则负责验证、决策和创新。
这种协同模式不仅提高了研发效率,也增强了团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某些复杂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的研究中,AI帮助研究人员发现了此前未被关注的靶点,进而引导团队探索全新的治疗路径。这种“AI引导创新”的方式,正在成为安进药物研发的新常态。
目前,安进的AI药物管线已进入多个临床前研究阶段。部分候选分子显示出良好的药效和安全性,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公司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至少5个AI辅助发现的候选药物推进至临床前或临床阶段。
除了加快新药研发的速度,安进也在探索AI在老药新用(drug repurposing)方面的潜力。通过AI分析已上市药物的多维数据,研究人员可以发现其在其他疾病中的潜在疗效。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研发时间,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展望未来,安进表示将继续加大在AI药物发现领域的投入,并计划建立一个独立的AI药物研发中心。该中心将专注于AI技术的持续优化与应用拓展,致力于打造一个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下一代药物研发体系。
安进在AI药物发现领域的突破,不仅提升了自身研发效率,也为整个制药行业树立了标杆。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重视AI技术的战略价值,并积极布局相关资源。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AI药物研发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
这一趋势也促使AI初创企业与传统药企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许多AI公司正在开发专门面向药物研发的平台,涵盖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设计的多个环节。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总体来看,安进通过AI技术的深度整合,成功实现了候选分子数量的三倍增长,标志着AI在药物发现领域的应用迈入了新的阶段。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生物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未来,随着AI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高效、安全、创新的药物将更快地走向市场,造福全球患者。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