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山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科技大省,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推动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引导、产业基础、科研支撑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山东人工智能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正逐步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在政策支持方面,山东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2021年,《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济南、青岛等人工智能创新核心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同时,山东还设立了人工智能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产业基础来看,山东已形成以济南、青岛为核心,辐射烟台、潍坊、淄博等地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济南依托浪潮集团等龙头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硬件等领域具备较强优势;青岛则聚焦智能制造、智慧海洋、智能交通等方向,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此外,山东还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企业,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科研支撑方面,山东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了较强的科研实力。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岛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同时,山东还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机构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山东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制造、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示范。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多家医院投入使用,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在智慧交通方面,青岛等地建设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管理系统,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农业领域,智能农机、农业大数据平台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尽管山东人工智能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核心技术仍需突破,部分关键算法、芯片等依赖进口;二是产业生态有待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仍需加强;三是高端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此,山东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优化创新环境。
展望未来,山东人工智能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一是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脑科学等前沿领域融合加深;二是产业融合发展加速,人工智能将更广泛地渗透到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各个领域;三是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智慧城市建设、数字政府、智能社会治理等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四是区域协同更加紧密,济南、青岛等地将加强联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总的来看,山东人工智能发展正处于加速成长期,具备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强化科技支撑、深化产业应用,山东有望在全国人工智能发展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