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科技政策研究】2023年8月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政策精要解读
2025-09-04

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我国在数据要素资产化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数据资源正式纳入企业财务报表体系。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为企业的数据资产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也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会计制度的适应性改革指明了方向。

《规定》的核心内容在于明确了企业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方式,尤其是将其作为“无形资产”或“存货”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具体路径。这一政策突破,回应了近年来数据资源在企业运营中日益凸显的经济价值,填补了数据资产在传统会计准则中的空白。通过将数据资源纳入财务报表,企业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其真实资产状况,提升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度,也为投资者、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提供了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在适用范围方面,《规定》适用于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涵盖了各类以数据为核心资源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金融信息服务机构等。这意味着,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数字产业,只要企业拥有并使用数据资源,都将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政策的广泛适用性体现了国家对数据资源价值的统一认可,也预示着未来数据资产将逐渐成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会计确认方面,《规定》明确,企业内部使用的数据资源应确认为“无形资产”,而用于出售的数据资源则应确认为“存货”。这一分类方式兼顾了数据资源的多样性和用途差异,确保了会计处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规定》还对企业数据资源的初始确认条件、后续计量方法以及信息披露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实务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在计量方面,《规定》采用了成本法作为初始计量基础,后续计量则根据资产类别分别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数据资源,企业需具备可靠的估值依据,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估值方法、关键假设及变动原因。这一安排既保障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又鼓励企业在数据资产评估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信息披露是《规定》的另一大亮点。企业不仅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数据资源的账面价值,还需在附注中详细披露数据资源的类别、取得方式、摊销减值、公允价值变动等信息。这一要求有助于提升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增强外部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信任,也为未来数据资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从政策背景来看,《规定》的出台是我国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战略地位,先后出台了《数据二十条》等相关政策,提出要加快数据确权、评估、交易等制度建设。此次会计处理规定的发布,正是对这一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标志着数据资源从“隐性资产”向“显性资产”的转变,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中提升估值、融资能力提供了制度支撑。

从影响层面看,《规定》将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内部管理、投融资行为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数据资源的入表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比率,进而影响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包括数据采集、分类、评估、维护等环节,以满足会计处理的合规要求;再次,数据资产的显性化有助于企业在融资、并购等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其无形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当然,《规定》的实施也面临一定挑战。例如,数据资源的价值评估尚缺乏统一标准,不同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估值模型,导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受限;此外,数据资源的权属不清、安全风险等问题也可能影响其会计确认和后续计量。因此,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数据确权、资产评估、信息披露等配套制度,推动形成规范、透明、可操作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

总体来看,《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出台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是一次会计制度的创新,更是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重要制度安排。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数据资源将真正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助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