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我国也在不断深化智能制造发展战略。近期发布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引》),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该文件不仅系统梳理了当前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场景与技术路径,还为企业和地方政府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提供了清晰的参考方向。以下将围绕《指引》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指引》明确了智能制造的三大核心目标:提升制造效率、增强产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这三大目标体现了智能制造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逻辑,即通过数据驱动、智能决策和自动化执行,实现制造全过程的优化升级。为此,《指引》提出了涵盖产品设计、生产计划、工艺流程、设备管理、质量控制等在内的12类典型应用场景,覆盖了从设计端到制造端再到服务端的完整产业链条。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指引》强调了“场景驱动、标准引领、平台支撑”的推进策略。所谓“场景驱动”,是指以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围绕典型制造场景,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这种以场景为切入点的方式,有助于企业精准识别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避免盲目投入和资源浪费。“标准引领”则是通过构建统一的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推动智能制造的规范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也为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对接提供了基础保障。“平台支撑”则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鼓励企业依托平台实现设备互联、数据互通和资源共享,从而提升整体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在技术支撑方面,《指引》指出,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正在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驱动力。例如,在设备管理方面,通过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与预测性维护;在质量控制方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缺陷检测和质量分析,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与准确率;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有助于实现全链条的透明化与可追溯性。
此外,《指引》还特别强调了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智能制造不是单一企业的独角戏,而是整个产业链协同演进的过程。因此,《指引》鼓励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基础、科研机构为支撑、服务平台为纽带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有助于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落地应用。
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差异,《指引》也提出了分类施策的原则。例如,对于离散型制造企业,重点在于提升柔性制造能力和个性化定制能力;对于流程型制造企业,则应聚焦于过程优化与能效提升。通过分行业、分层次的推进策略,确保各类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中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最后,《指引》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支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国际合作等。这些措施旨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转型门槛,激发创新活力。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指引》明确提出要加强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推动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总体来看,《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不仅是一份技术指导文件,更是一份具有战略高度的政策工具。它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从技术支撑到生态构建,全面描绘了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对于企业而言,深入理解并有效应用《指引》内容,将有助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