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处理算法之问答系统(SQuAD、RAG)
2025-09-07

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问答系统(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作为NLP的一个核心任务,旨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问题,并从给定文本中提取出准确答案。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客服、搜索引擎、虚拟助手等领域。本文将围绕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问答系统模型——SQuAD 和 RAG 展开介绍,探讨它们的原理、特点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SQuAD(Stanford Question Answering Dataset)是一个广泛使用的问答系统评测数据集,由斯坦福大学于2016年发布。它包含超过10万个问题,所有问题都基于维基百科的文章段落,要求模型从段落中找出答案的起始和结束位置。SQuAD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抽取式问答系统的进步,促使研究者开发出许多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如BERT、BiDAF、XLNet等。

以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为例,它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预训练语言模型,能够捕捉上下文中的双向语义信息。在SQuAD任务中,BERT通过在输入中加入特殊的[CLS]和[SEP]标记,将问题和段落拼接输入模型,再通过两个分类层分别预测答案的起始和结束位置。这种方法在SQuAD 1.1排行榜上取得了接近人类水平的表现,成为抽取式问答系统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SQuAD主要关注的是抽取式问答,即答案必须是原文中的连续片段。这种设定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直接出现在文档中,而是需要结合多个信息源进行推理和生成。为此,研究者提出了更复杂的问答系统框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模型。

RAG 是由 Facebook AI 于2020年提出的一种结合信息检索和文本生成的问答系统架构。与传统的抽取式模型不同,RAG 能够生成新的答案,而不仅仅局限于原文中的片段。其核心思想是:首先通过一个检索器(retriever)从大规模文档库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上下文信息;然后将这些上下文与问题一起输入到一个生成器(generator)中,生成最终的答案。

具体来说,RAG 的检索器通常是一个基于 DPR(Dense Passage Retriever)的模型,它使用双塔结构对问题和文档进行编码,并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度,从而高效地从文档库中召回相关段落。生成器则一般采用像 BART 或 T5 这样的预训练序列到序列模型,负责将问题和检索到的上下文融合,生成连贯且准确的答案。

RAG 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泛化能力。它不仅能够处理抽取式问题,还能应对开放域、需要多步推理的问题。例如,在回答“谁是爱因斯坦的妻子?”时,RAG 可以从维基百科的不同条目中检索相关信息,并综合生成“米列娃·马利奇”作为答案,而不仅仅是依赖单一文档的直接信息。

此外,RAG 支持端到端训练,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同时优化检索器和生成器,使得整个系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表现更优。这种端到端的学习方式也增强了模型对噪声和不相关文档的鲁棒性。

从实际应用角度看,SQuAD 和 RAG 各有侧重。SQuAD 更适合封闭式、结构清晰的问答场景,例如考试题目解答、法律条文查询等;而 RAG 更适用于开放域、需要知识整合和推理的任务,如智能客服、知识问答机器人等。随着大模型和检索技术的不断进步,RAG 类模型正逐渐成为问答系统的主流方向之一。

总结来说,问答系统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任务,经历了从基于规则的方法到深度学习模型的发展。SQuAD 推动了抽取式问答系统的技术进步,而 RAG 则为生成式问答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随着预训练模型的持续优化和大规模语料库的不断扩展,问答系统将在理解力、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为更多实际应用场景提供支持。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