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提出的“1+N+X”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总体技术架构,是面向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旨在构建一个统一、智能、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该架构以“一个核心平台、多个专业模型、多种应用场景”为基本框架,全面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发展。
其中,“1”代表的是一个统一的核心平台,即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的基础平台。该平台作为整个架构的核心,承担着数据汇聚、模型融合、智能决策和统一调度等关键功能。它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等多领域数据资源,实现跨方式、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平台能够实现对交通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动态分析与智能预测,为后续的模型构建和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N”代表的是多个专业模型,涵盖交通规划、运行监测、运输组织、安全监管、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这些专业模型基于核心平台的数据支持,结合各自领域的业务需求和技术特点,进行深度建模与算法优化。例如,在交通运行监测方面,通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对城市路网、高速公路、铁路干线等关键节点的交通状态进行精准预测;在运输组织方面,通过多式联运优化模型,可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与资源调配;在安全监管方面,通过风险识别与预警模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提出应对措施。这些专业模型既独立运行,又能够通过核心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模型联动,形成协同高效的智能交通体系。
“X”代表的是多种应用场景,体现了该架构的灵活性与扩展性。应用场景覆盖城市交通治理、区域交通协同、国家综合运输通道优化、应急保障等多个层次。例如,在城市交通治理中,该架构可以支撑交通信号优化、公交调度智能化、停车资源动态配置等功能,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在区域交通协同方面,通过跨省域、跨城市群的交通数据整合与模型联动,实现区域交通资源的统筹配置与应急联动;在国家综合运输通道优化方面,结合国家战略布局,对重点运输通道进行智能化建模与仿真,优化运输结构和资源配置;在应急保障场景中,依托大模型的实时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能力,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与资源调度,提升交通系统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1+N+X”架构的构建,不仅注重技术层面的先进性,更强调系统集成与业务协同。在技术实现上,采用分布式计算、边缘智能、联邦学习等前沿技术,确保系统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与实时响应能力;在系统集成方面,强调平台与现有交通管理系统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确保新旧系统的平稳过渡与融合;在业务协同方面,推动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参与,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智慧交通生态体系。
此外,该架构还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可控。同时,采用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保障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不被泄露。
综上所述,“1+N+X”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总体技术架构,是推动我国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路径。它不仅为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未来交通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该架构的不断深化与应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将迎来更加高效、绿色、安全的发展新阶段。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