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半导体行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支撑,其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备受关注。高通公司(Qualcomm)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研发企业和芯片设计巨头,在5G技术、移动处理器及通信标准必要专利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因其在相关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及长期以来被质疑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监管机构已多次对其展开调查或处罚。近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再度引发业界对知识产权滥用与公平竞争问题的广泛讨论。
此次调查主要聚焦于高通在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方面的商业行为是否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据知情人士透露,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包括:高通是否以不公平的高价向中国手机制造商收取专利许可费;是否存在“搭售”行为,即强制要求被许可方接受非必要的专利包或许可条款;以及是否在专利许可过程中实施了歧视性待遇,损害了国内企业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这并非中国市场监管机构首次对高通采取执法行动。早在2015年,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曾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并最终责令其整改,处以60.88亿元人民币的罚款,创下当时中国反垄断罚款的最高纪录。彼时的调查认定,高通在CDMA、WCDMA和4G LTE等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存在收取过高许可费、要求被许可人将专利免费反授给高通、以及将专利许可与芯片销售相捆绑等违法行为。此后,高通调整了部分许可策略,但业内普遍认为其整体授权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和消费市场,华为、小米、OPPO、vivo等本土品牌在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攀升。这些企业高度依赖高通的基带芯片和通信专利技术,尤其是在5G时代,高通掌握着大量核心专利。在此背景下,若专利许可费用不合理或授权条件不透明,不仅会增加国产手机厂商的成本压力,还可能抑制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活力。因此,市场监管总局此时重启对高通的调查,既是对前期整改效果的再评估,也是维护国内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立案调查正值中美科技竞争加剧、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构的关键时期。美国近年来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强对本国科技企业的保护,同时限制中国企业在高端芯片领域的进步。而中国则在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科技体系,推动半导体产业国产化。在此语境下,对跨国科技企业的反垄断执法不仅是法律行为,也体现了国家维护市场公平与产业安全的决心。
从法律角度看,《反垄断法》明确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地位,排除、限制竞争。标准必要专利(SEP)由于其不可替代性,往往构成企业实施垄断行为的工具。国际通行做法是要求专利权人遵循“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进行许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合理”的许可费率、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歧视性条款,仍存在较大争议。此次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或将为相关规则的细化提供实践依据。
此外,调查结果也可能对全球其他司法辖区产生示范效应。欧盟、印度、日本等地近年来也对高通展开过反垄断审查,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技术巨头市场行为的共同关切。中国的执法动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知识产权许可生态的演变方向。
可以预见,此次调查将持续较长时间,涉及复杂的证据收集、技术分析与法律论证。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它都标志着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强化反垄断执法、保障创新主体权益的坚定立场。对于高通而言,积极配合调查、主动优化许可模式,或许是化解合规风险、维持中国市场长期竞争力的理性选择。
总体而言,对高通的立案调查不仅是针对单一企业的执法行为,更是中国完善市场经济法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在技术主权日益重要的今天,唯有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同时遏制滥用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与公平竞争并重的目标。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