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谈AI:AI写剧本缺乏温度
2025-03-06

冯远征,这位在中国影视界享有盛誉的演员、导演,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了人工智能(AI)在剧本创作中的应用。他指出:“AI写剧本缺乏温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文学创作也不例外。AI能够快速生成大量文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作效率。然而,冯远征认为,AI所编写的剧本虽然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结构性,但无法像人类创作者那样赋予作品以情感和灵魂

艺术创作是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作家们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与思考融入到每一个故事之中。他们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着真实的情感。而这些正是由创作者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人性深刻的理解所决定的。例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等经典角色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老舍先生、曹雪芹先生将自己对于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礼教束缚下女性命运的悲悯之情注入其中。

相比之下,AI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它只能基于算法模型来分析已有的数据资料,并根据预设规则组合成新的内容。尽管它可以模仿某些风格或类型的作品,但很难深入挖掘出隐藏于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东西。正如冯远征所说:“AI可以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但它不能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意义,也不能传达出那种触动人心的力量。”

此外,剧本创作不仅仅是构建故事情节的过程,更是传递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优秀的剧本往往蕴含着作者对于美好品质如善良、勇敢、真诚等的赞美,同时也批判了丑恶现象。这种价值导向来自于创作者个人信仰体系和社会责任感。但是,AI并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它只是按照程序设定执行任务。因此,在涉及道德伦理问题时,AI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如果训练数据集中存在偏见或者不正确的观念,那么AI生成的内容也很可能带有这些问题。这就使得AI难以承担起引导观众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影电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引起观众共鸣。当观众坐在电影院里或者打开电视机时,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情节。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情感交流的基础之上的。冯远征强调:“人类创作者可以通过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变化,巧妙地设置悬念等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而AI则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AI并不了解观众的真实需求,也不知道如何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调整创作策略。

当然,这并不是说AI在剧本创作领域完全没有价值。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帮助编剧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自动生成一些基础场景描述、台词模板等。同时,AI还可以用于分析市场趋势、预测票房潜力等方面。然而,就目前而言,AI还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创作者在剧本创作中的核心地位。毕竟,艺术创作是一门需要灵感、直觉和创造力的工作,而这些都是AI所不具备的特质。

总之,冯远征关于“AI写剧本缺乏温度”的观点反映了当前AI技术应用于文艺创作时所面临的局限性。尽管AI为剧本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要想创作出具有深度、广度和感染力的作品,仍然离不开人类创作者的独特贡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影视艺术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