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_我国关于数据合规性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
2025-04-08

数据资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数据合规性则是确保数据资产安全、合法使用的重要保障。我国近年来在数据合规领域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旨在规范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使用,保护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以下是关于我国数据合规性的主要法律法规及其相关内容的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责任,要求其依法履行信息安全义务,包括但不限于:

  • 数据收集与使用: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且必须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 数据保护:网络运营者应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或丢失。
  • 跨境数据传输: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存储在国内。如需出境,需进行安全评估。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数据安全的法律。该法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数据安全的基本制度框架,主要内容包括:

  • 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根据数据的重要性以及遭到篡改、破坏、泄露后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
  • 数据安全审查: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国家建立数据安全审查制度,以防范和化解数据安全风险。
  • 数据交易管理:推动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数据交易行为,保障数据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生效,标志着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该法的核心内容如下:

  • 个人信息处理原则: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 知情同意机制:处理个人信息前,应当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相关信息,并取得个人的同意。
  •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对于敏感个人信息(如生物识别信息、宗教信仰等),应采取更严格的保护措施。
  • 跨境传输限制: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时,需满足特定条件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安全评估。

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该条例于2021年9月1日实施,是对《网络安全法》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规定的细化。其重点在于:

  • 明确保护范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的重要网络设施和信息系统。
  • 运营者责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需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
  • 数据本地化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将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存储在国内。

五、其他相关法规与标准

除了上述核心法律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和国家标准,以支持数据合规性工作的具体实施。例如:

  •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作为一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强调了用户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 《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在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时的义务,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六、总结

我国关于数据合规性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涵盖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多个方面。这些法律不仅为数据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为企业和个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供了行动指南。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的数据合规法律体系还将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应对新挑战、保护新权益。企业应当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加强内部合规体系建设,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