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讯-算力产业发展方阵“算力+能源电力”工作组会议召开
2025-03-08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算力作为新型生产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推动算力产业与能源电力领域的深度融合,2023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数据资讯 - 算力产业发展方阵“算力+能源电力”工作组会议。
一、会议背景
在当今时代,能源电力行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传统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来支撑复杂电网的调度、海量用电数据的分析等工作;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使得整个能源电力体系更加复杂多变,这对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算力产业自身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寻求新的应用场景和增长点。因此,“算力+能源电力”的结合成为必然趋势,此次会议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参会人员及组织架构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参会者涵盖了能源电力领域的国有企业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的技术骨干,也有华为、阿里云等算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工作组内部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设立了技术研究小组、标准制定小组、产业推广小组等多个分支部门,以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
三、会议议题探讨
(一)技术创新方向
- 高性能计算在能源电力的应用
- 在会议上,专家们深入探讨了高性能计算如何助力能源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例如,在电网仿真方面,通过大规模并行计算可以实现对复杂电网结构下各种运行状态的精确模拟。这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优化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对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功率预测,高性能计算能够处理大量的气象数据、历史发电数据等,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安排能源电力的生产和供应。
- 人工智能算法与能源电力融合
- 人工智能算法为能源电力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电力设备的故障进行智能诊断,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大量故障样本的学习,可以在故障发生的早期就准确判断出故障类型和位置,减少停电时间和维修成本。此外,在用户侧,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用户的用电行为模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节能建议,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
(二)标准体系建设
- 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
- 算力产业与能源电力行业的融合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数据交互。为了确保数据的顺畅流通,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至关重要。工作组成员积极讨论了从数据采集端到算力处理端各个节点之间的接口规范,包括数据格式、传输协议等方面。这将有利于打破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
- 算力服务的质量标准
- 随着算力在能源电力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算力服务质量的标准化也成为关注的重点。工作组针对算力的响应时间、计算精度、稳定性等指标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框架。这些标准将促使算力供应商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满足能源电力行业对算力的高标准要求。
(三)产业合作模式
-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 为了加速“算力+能源电力”的产业化进程,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是关键。政府部门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则凭借自身的市场敏锐度和技术实力,积极推动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应用。高校和科研机构负责基础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而用户的需求反馈又可以引导技术研发的方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系统。
- 跨行业联盟的建立
- 各参会单位一致认为,建立跨行业联盟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应对产业发展中的挑战。通过联盟的形式,可以组织联合攻关项目,解决共性的技术难题。同时,在市场推广方面,联盟成员可以共享渠道和客户资源,扩大“算力+能源电力”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四、会议成果展望
此次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明确了“算力+能源电力”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任务,还凝聚了各方共识,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工作组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产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这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也为算力产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