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据已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规范数据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数据资产的合规化、价值化和流通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以下是对近期数据资产相关政策动态的梳理与解读。
首先,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数据产权制度、交易制度、分配制度和治理制度,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该意见提出,要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为数据确权提供制度基础。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系统性地部署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标志着我国数据治理进入新阶段。
其次,2024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数据安全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细化《数据安全法》相关要求,强化数据分类分级管理、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机制。条例明确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本行业、本领域的重要数据目录,并对重要数据实行重点保护。同时,条例还对数据跨境流动提出更为具体的安全评估机制,为企业开展跨境数据业务提供了明确指引。这一条例的出台,为数据资产的安全流通和合规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地方层面,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也相继出台本地数据条例或数据资产管理办法,探索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等关键环节的制度创新。例如,北京市发布的《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数据交易平台建设,鼓励数据资源登记与交易,探索数据资产评估与入表机制。上海市则通过设立数据交易所,推动数据产品标准化、交易流程规范化,助力数据资产实现价值转化。这些地方性政策不仅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为全国性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参考样本。
与此同时,2024年3月,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将符合条件的数据资源纳入企业资产负债表,标志着数据资产正式进入企业财务报表体系。这一规定从会计制度层面确认了数据作为资产的地位,有助于提升企业对数据资源的重视程度,推动数据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和价值释放。该政策的实施,将对企业的数据投资、数据治理和数据运营产生深远影响。
在政策推动下,数据交易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目前,全国已设立十余家数据交易所,涵盖公共数据、行业数据、企业数据等多个领域。交易模式从原始数据交易逐步向数据服务、数据模型、数据应用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同时,数据信托、数据银行等新型数据管理与运营模式也在探索中,为数据资产的流通与共享提供了更多可能。
当然,数据资产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数据确权尚缺乏统一标准,数据交易中的权属不清、定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仍需进一步探索;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流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法律、技术、市场的协同推进。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数据资产相关政策正逐步完善,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从制度构建到市场探索,均呈现出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未来,随着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数据要素市场的不断成熟,数据资产将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