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国际标准 | 国外经验借鉴
2025-07-28

在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日益凸显。如何将数据转化为可计量、可管理、可交易的资产,成为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此过程中,数据资产的国际标准建设成为推动数据经济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基础。尽管中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我们在数据资产标准制定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于我国构建科学、系统的数据资产国际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国际视角来看,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开始对数据资产进行系统性研究,并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标准框架。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与数据管理和数据资产相关的标准,如ISO 8000《数据质量》、ISO 38500《信息技术治理》、ISO 38505《数据治理》等,这些标准为数据资产的识别、评估、管理和使用提供了基础性指导。此外,英国国家统计局(ONS)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合作,提出了“数据资产分类框架”,将数据资产划分为基础数据、衍生数据、分析数据和模型数据等多个层级,为数据资产的分类管理和价值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美国在数据资产标准化方面也走在前列。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了一系列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管理指南,提出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强调数据资产的动态性与可追溯性。同时,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联邦数据战略》(Federal Data Strategy),明确了数据作为战略资产的地位,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数据共享机制、数据质量评估、数据安全保护等,为政府和企业如何管理和利用数据资产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美国私营部门也在积极推动数据资产的标准化,如IBM、微软等科技公司通过制定企业级数据资产管理框架,为数据资产的估值、审计和交易提供了实践经验。

欧洲在数据资产标准化方面则更加强调隐私保护与数据主权。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不仅确立了个人数据的法律地位,也为数据资产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基础。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数据治理法案》(Data Governance Act)和《数据市场法案》(Data Act)进一步明确了数据共享、数据访问和数据交易的规则,为构建统一的欧洲数据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标准制定方面,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也积极参与数据资产相关标准的制定,推动形成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区域标准体系。

从上述国家和组织的经验来看,数据资产国际标准的制定具有以下几个共性特征:一是强调数据资产的可识别性和可管理性,通过标准化手段对数据资产进行分类、定义和描述;二是注重数据质量与数据安全,确保数据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与合规性;三是推动数据共享与流通机制建设,促进数据资产的跨部门、跨组织流动;四是建立数据资产评估与交易体系,探索数据资产的价值实现路径。

借鉴这些国际经验,我国在推进数据资产国际标准建设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构建统一的数据资产定义与分类体系,明确数据资产的法律属性与经济属性;二是完善数据治理制度,强化数据质量、数据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机制;三是推动数据资产评估标准的制定,探索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数据资产估值方法;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在全球数据治理中的话语权。

总之,数据资产国际标准的建设不仅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国家数字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通过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资产标准体系,将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