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讯-全球量子通信取得进展,实现千公里级无中继通信
2025-03-05

量子通信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近年来,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突破,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特别是2023年5月,中国科学家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千公里级无中继量子通信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全球量子通信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一、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来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它主要包括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QKD)和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两种方式。其中,QKD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它基于量子叠加态和不可克隆定理,确保了通信双方可以安全地共享密钥,任何窃听行为都会被立即发现。

(一)量子叠加态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一个量子系统可以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态。例如,光子的偏振方向可以同时处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叠加态。这种特性使得量子比特(qubit)与经典比特有着本质的区别。经典比特只能表示0或1,而量子比特可以表示0和1的叠加态,这为量子通信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编码方式。

(二)不可克隆定理

不可克隆定理指出,未知的量子态不能被精确复制。这就意味着,在量子通信过程中,如果有人试图窃取量子信号并进行复制,必然会破坏原有的量子态,从而使接收方能够察觉到窃听行为的发生。这一特性为量子通信的安全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千公里级无中继量子通信的意义

在此之前,量子通信的距离一直受到光纤损耗等因素的限制。通常情况下,量子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距离每增加一倍,信号强度就会衰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为了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往往需要设置多个中继站来放大和转发量子信号。然而,中继站本身也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它们可能会被攻击者入侵或者窃听。

此次实现的千公里级无中继量子通信,成功克服了上述难题。它不仅极大地拓展了量子通信的有效覆盖范围,还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对于构建全球性的量子通信网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未来,我们可以想象,通过一系列这样的长距离无中继量子链路,将不同地区的量子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而安全的量子互联网。

三、关键技术突破

要实现千公里级无中继量子通信,需要解决许多关键的技术问题。

(一)高性能光源

传统的单光子源存在发光效率低、相干性差等缺点。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型的高性能单光子源,其发光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相干性。这使得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量子信号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二)超低损耗光纤

普通光纤在传输量子信号时会引入较大的损耗,特别是在长距离传输时更为明显。为此,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低损耗光纤,它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将光纤的损耗降低到了极低的水平。例如,在1550nm波长下,该光纤的损耗系数仅为0.16dB/km左右,远远低于传统光纤的损耗系数。

(三)高灵敏度探测器

在接收端,如何准确地检测到微弱的量子信号是一个挑战。高灵敏度探测器的研发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探测器可以在极低的光功率下工作,并且具有很高的信噪比,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单个光子的存在与否。同时,它的响应速度也非常快,可以满足高速量子通信的需求。

四、未来展望

千公里级无中继量子通信的成功实现,只是量子通信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量子通信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更高的传输速率

目前,量子通信的传输速率还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的需求。科研人员正在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量子通信的传输速率,例如采用多模态量子态、多通道复用等技术。这些技术有望将量子通信的传输速率提升数倍甚至数十倍。

(二)更广泛的网络覆盖

除了陆地上的量子通信网络建设之外,海洋、太空等特殊环境下的量子通信也备受关注。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在这些环境下部署量子通信设备,以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这将涉及到卫星 - 地面量子通信、海底量子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创新。

(三)与其他信息技术的融合

量子通信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将量子通信的安全优势与这些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相结合,可以为金融、医疗、军事等领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安全保障解决方案。

15201532315 CONTACT US

公司:赋能智赢信息资讯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5

Q Q:3874092623

Copyright © 2022-2025

粤ICP备2025361078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545454545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